近日,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加快推动山西省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将新材料产业培育成为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打造为助推我省工业“结构反转”的新引擎。
目前,依托我省的资源能源优势,新材料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以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五大特色领域为主的产业体系。2018年全省新材料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53.7亿元,同比增长9.5%。新材料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1.4%,其总量占全省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比重1.5%、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15.1%。
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煤炭、煤系高岭土、高铝耐火黏土、铝矾土等资源,实现资源的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生产,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新材料产业作为当今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是世界产业中关联度高、经济带动性强、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对于实现我省制造业的结构性反转、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我省能源革命的重要建设内容。
《行动计划》指出,到2021年末,要实现我省新材料产业规模、质量“双提升”,新增规上企业50户左右,全省新材料产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
培育3户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自主品牌响的优势企业。鼓励骨干企业将研发投入增加至主营业务收入的3%以上。力争新建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国家级、省级新材料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通过实施“1+5+4”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打造1个1000亿级特殊钢生产加工产业基地,打造镁铝铜合金、先进化工、先进无机非金属、生物医药、半导体晶体材料等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5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钕铁硼永磁、新能源、纳米、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4个20亿级特色产业集聚区。将新材料产业打造为引领、支撑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以产业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依托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发挥骨干企业辐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新材料产业“一核五带七板块”空间布局,为产业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