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的国际贸易对我国市场供需平衡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近期相关部门发布的数字显示,受多重因素影响,5月份,我国共出口煤炭10万吨,同比下降69.3%;进口动力煤895万吨,同比减少184万吨。煤炭进出口量均呈现下降态势。
“目前,国内煤价稳中向好,市场需求也较旺盛,没有多余的货供出口。煤炭出口量出现大幅下降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卓创资讯煤炭行业分析师张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煤炭进口量逐年增多的同时,我国的煤炭进口来源也更加多元化。
从澳大利亚进口量占比近三分之一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5月,我国共累计进口动力煤(包含烟煤和次烟煤,但不包括褐煤,下同)6399万吨,同比增长47.9%;累计金额402658万美元,同比增长30.3%。累计进口褐煤4993万吨,同比下降0.6%。累计进口炼焦煤3186万吨,同比增长7.1%。累计进口无烟煤304万吨,同比下降26.7%。
其中,5月进口动力煤895万吨,同比减少184万吨,下降17.0%。进口褐煤788万吨,同比减少201万吨,下降20.3%。进口炼焦煤479万吨,同比减少113万吨,下降19.1%。进口无烟煤44万吨,同比下降49.9%。
“从5月份的数字来看,通过限制报关、收紧额度等措施,煤炭进口量有了明显的下降。”张敏告诉记者,除了下降的数字,进口来源的多样化也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根据今年前4个月的统计,1~4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1.3亿吨左右,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4268万吨,约占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澳大利亚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进口来源国。根据近年来的数据,澳大利亚和蒙古国在对我国的煤炭出口中一直‘交替领先’。两国的进口量占比曾经达到进口总量的70%。”张敏表示,今年以来,由于一些原因,我国从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量持续下降,同时,其他一些煤炭生产国增加了对我国的出口,我国的煤炭进口来源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态势。
据了解,除澳大利亚和蒙古国外,印度尼西亚、越南、俄罗斯、朝鲜等国也是我国煤炭的主要进口来源地。
从俄罗斯进口量或将持续增加
去年,我国煤炭进口量接近3亿吨。随着进口量的增多,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了对俄罗斯煤炭的进口力度。一些人士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有望超越澳大利亚,成为我国煤炭最主要的供应来源国。
统计数字显示,去年俄罗斯对我国煤炭出口量为2670万吨,与2018年相比增长18.7%。今年1到4月,我国已经从俄罗斯进口煤炭115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接近9%。而去年同期,进口量则只有944万吨。
据悉,俄罗斯曾提出到2025年,对亚洲的煤炭出口量达到2亿吨,其中对我国出口达到550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6月24日,一家中国企业拿下了俄罗斯苏霍多尔煤炭港口的建设项目。据悉,该项目计划建造的是煤炭吞吐量高达2000万吨的港口,以帮助俄罗斯加大对中国等亚太地区国家的煤炭出口。
“未来,增加对俄罗斯的进口会使我国的煤炭进口渠道和来源更加优化。”张敏告诉记者。
煤炭出口对市场影响有限
与我国巨大的煤炭产量和不小的进口量相比,我国每年的煤炭出口量近乎可以忽略不计。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了38.46亿吨,继续高居世界之首。2019年,我国煤炭进口量接近3亿吨,而煤炭出口量不过603万吨。
近年来,我国煤炭的出口量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014年以来,只有两年出口量超过800万吨,而其余几年出口量均在400万吨到600万吨徘徊。
“我国的煤炭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这些地区自身煤炭资源较为匮乏,他们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煤炭进口国和地区。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2019 年,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煤炭进口量均位列世界前五位。由于地理位置距离较近,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他们会从我们这里进口部分煤炭。”张敏告诉记者。根据测算,2019年,我国煤炭出口金额为93384万美元,同比增长18.6%。而同期,我国煤炭进口金额为1605110万美元,出口金额不足进口金额的6%。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国煤炭需求量巨大,但由于出口量实在太小,煤炭的出口贸易对我们自身的市场和供需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张敏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