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逐步把天然气培育成主体能源之一,构建结构合理、供需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天然气产业体系。
《规划》提出,2020 年国内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达到 3600 亿立方米以上。“十三五”期间,新建天然气主干及配套管道 4 万公里,2020年总里程达到 10.4 万公里,干线输气能力超过 4000 亿立方米/年;地下储气库累计形成工作气量 148 亿立方米。
储量目标方面:“十三五”期间常规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万亿立方米,到202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6万亿立方米;页岩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万亿立方米,到202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5万亿立方米;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4200 亿立方米,到2020 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过 1 万亿立方米。
《规划》部署了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储气设施建设提高调峰储备能力,培育天然气市场和促进高效利用等四方面任务。
根据《规划》,“十三五”要抓好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等气化工程、天然气发电及分布式能源工程、交通领域气化工程、节约替代工程等四大利用工程,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提高到 10%左右。
1、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等气化工程
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大力推进天然气替代步伐,替代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燃煤设施用煤和散煤。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农村地区燃气管网覆盖的地区推动天然气替代民用散煤,其他农村地区推动建设小型LNG 储罐,替代民用散煤。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城镇居民气化率。实施军营气化工程,重点考虑大型军事基地用气需求,为驻城市及周边部队连通天然气管网,支持部队开展“煤改气”专项行动。
2、天然气发电及分布式能源工程
借鉴国际天然气发展经验,提高天然气发电比重,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因地制宜发展热电联产。在可再生能源分布比较集中和电网灵活性较低区域积极发展天然气调峰机组,推动天然气发电与风力、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融合发展。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 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
3、交通领域气化工程
完善交通领域天然气技术标准,推动划定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并严格执行减排要求,研究制订天然气车船支持政策。积极支持天然气汽车发展,包括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载客汽车、环卫车和载货汽车等以天然气(LNG)为燃料的运输车辆,鼓励在内河、湖泊和沿海发展以天然气(LNG)为燃料的运输船舶。2020 年气化各类车辆约1000 万辆,配套建设加气站超过1.2 万座,船用加注站超过200 座。
4、节约替代工程
鼓励应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高效利用天然气。鼓励低浓度瓦斯、通风瓦斯发电或热电联供,高浓度瓦斯力争全部利用。天然气生产企业要采取措施加强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努力提高天然气商品率;天然气运输企业要研究采用移动压缩机回收管道计划性维检修时放空气,减小放空量,避免浪费;优化大口径长输管道燃气轮机运行方式,降低燃气消耗。出台环保政策鼓励天然气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