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研讨化工废水治理技术
科学定标 分类处理
眼下正值最严的环保风潮,化工行业更是成为环保整治的重点对象。在9月14~15日召开的全国化工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化工废水治理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标准的制定对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向性作用。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副主任孙晓峰指出, 在制修订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时,要鼓励各地综合考虑环境质量、发展状况、治理技术、经济成本等因素,建立与本行政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他特别介绍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调整思路:围绕重点行业,新制订农药、无机磷化工、日用化学品等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新兴行业管控要求,新制订煤化工、页岩气开发等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孙晓峰认为,尤其要加强含盐废水的控制,其控制指标主要是TDS、氯化物、硫化物,制定排放标准时要综合考虑废水、固废处置等因素,针对特征污染物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放限值,同时引导企业技术升级,推动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应用推广。
针对不同种类化工废水,应该采取不同办法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华北制药集团环保所所长王勇军介绍了制药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对于高浓度废水、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废水应进行预处理;高含盐废水宜进行除盐处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可生化降解的高浓度废水应进行常规预处理,难生化降解的高浓度废水应进行强化预处理。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韦朝海特别强调了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技术。韦朝海说,煤化工行业耗水量巨大,未来的发展需采取先进的生产节水技术,强化废水处理技术,提高水回用率,实现“零排放”。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煤化工废水的属性,探索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核心技术路线。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宋云华提出,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宜采用汽提脱氨技术,着重研究开发高效处理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实现氨氮减排及资源化利用。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主办,中吉节能环保技术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化工行业专家、企业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大家就如何贯彻环保法、提高废水治理水平献计献策。
(来源:中国化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