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首页 协会概况 新闻资讯 行业·产业资讯 市场观察与分析 化工科技 专访及论坛 官方期刊 专家库 企业风采
 
锟斤拷员锟斤拷讯
政府新闻
行业新闻
联合会新闻
协会新闻
会员资讯
 
锟斤拷员锟斤拷讯
筑路南极:用双手开辟最后一公里
作者:王琪  来源于: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1/9  点击量:1162 次  关闭

 

11月1日—12月1日,历经一个月的漂泊,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毛雄文同志终于抵达南极中山站。望着高扬在祖国最南端的中国化学旗帜,热泪盈眶的他觉得一切的努力,在此刻都值了!

进展虽欣慰,但整个过程回想起来却令人想到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科考船刚刚进入南太平洋,“雪龙号”便在滔天骇浪中宛如一叶扁舟,开启24小时不间断晃动模式。据毛师傅讲述,对于科考船上的人员来说,这一个月哪怕是睡个安稳觉都成为奢望。晚上一躺下,便不得不紧紧抱住床边的围栏,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摆动就会被掀翻到床下……

11月29日7时,“雪龙”号驶过南纬66度33分进入南极圈,此时,一场“海陆空”联合卸运物资的战役悄然打响。

距离真正终点——中山站,还44公里。此次的冰面运输是中国南极科考史上卸运距离最远的一次,卸货难度空前,需要采取直升机空中吊运和雪地车冰面运输“协同作战”的方式才能将“雪龙”号上携带的大量物资顺利运抵中山站。

极地地区天气瞬息万变,海冰冰情复杂,科考队员已和驻扎泰山站的人员提前制定了一条长43公里的“冰上运输之路”——自中山站站区出发,设法蜿蜒前行,安全穿越冰山群到达固定冰区。与此同时,“雪鹰”号直升机吊挂后勤物资飞向中山站,多管齐下,打响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海冰卸货攻坚战。

漫漫长路寸寸前行,此时前方还剩下一截乱冰区尚未突破。12月1日,“雪龙”号调整破冰航道后找到一条可行路线,比之前的乱冰区情况要好很多。但“雪龙”号依然止步在距离安全点一公里以外的区域,地车也无法行驶至周边地带,因这区区一公里,卸货任务成了最大难点。新探路面依然不适合承载着重物的雪地车通过。傍晚,一场“修路大战”就此展开,在距离“雪龙”号500米左右的乱冰区,毛雄文同志与科考队员们历时半小时,挥钎凿冰、铲雪填路。

南极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机械设备致使大部分的“筑路”工作都要依靠科考队员们用自己的双手完成。毛雄文同志与队员们一道穿着笨重的“企鹅连体服”,在刺骨的寒风和强烈的极地阳光照射下,争分夺秒地在冰上延续一条卸货通道。晚上十点,冰上之路的最后一公里终于修通。至此,这条44公里的冰上运输之路全部打通。一个个集装箱正从“雪龙”号上被缓缓吊放至冰面,等待运往中山站。

进入南极遇到的首个难关,在毛雄文与科考队队员们的齐心协力配合下,已被顺利攻破。作为中化二建的一份子,毛雄文的身上真实再现了化建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精神”。

(供稿: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王琪)






协会概况  |   新闻资讯  |  化工科技  |  官方期刊  |  专家库  |   企业风采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晋阳街纳达大厦   电话:0351-7021123    邮编:030006
版权所有: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 Copyright   201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晋ICP备16008084号-1
技术支持:太原天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