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调研时强调,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十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指出:“科学组织、合理实施确保试验成功,盘活村庄下压煤资源,主动储备、掌握煤炭开采核心关键技术,有效延长矿井黄金发展期。”该矿先后完成水力造穴应用、综采面新型尼龙网、大石块抓捕器、捡矸机器人等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这些高尖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该矿在在加快智慧矿井建设工程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该矿党政表示:“奋力推进‘新时代标杆引领型矿井’建设,加快‘信息化矿井、智能化生产’科技进步与改造升级的步伐,走出一条‘信息化管理增效、智能化生产减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1加1大于2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抓创新、建机制”,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管理,突破技术瓶颈,凸显核心竞争力。重新修订了《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对技术创新项目的申报、实施、验收、评奖等工作做了更精更细的规定,建立起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委托创新三种模式,拓宽了创新渠道。并创立“责任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积分考评机制、表彰评奖机制、成果保护机制”五个机制进行创新体系保障,使技术创新工作有检查、有督促、有考核、有奖励,持续健康发展。
例如,该矿新型墙体材料厂以潞安集团公司180项目固废综合利用为创新点,积极打造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绿色建材发展新高地。2018年固废综合利用分厂成功研发出了“煤基固废环保喷浆材料”,实现了180项目气化炉炉渣变废为宝,该产品目前已在该矿井下全面推广使用。
该技术创新项目2017年立项,从选题、立项、实施、验收、评价、创效、推广等方面,经该矿技术创新评审会严格细致把关、脱颖而出,得到评选最高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180项目固废处理的规模和品级,该矿科研团队经过研发,成功研制出“煤基固废矿用混凝土”产品,再次实现了180项目气化炉炉渣固废综合利用的新突破,该产品可代替常规混凝土产品,并应用于矿井巷道地面硬化、井下设备基础浇筑等矿建工程以及水泥背板、沟盖板等各类混凝土制品加工制作,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据了解,该矿申报的《潞安180项目气化炉熔渣制备井下巷道用绿色混凝土的研究》项目,技术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9年,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新型墙体材料厂党支部书记王菲介绍:“目前,煤基固废环保喷浆材料和煤基固废矿用混凝土产品均已在该矿新型墙体材料厂进行工业化生产,不仅实现了煤碳绿色利用,还实现了潞安集团180项目的清洁利用。这种‘1加1大于2’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大”加“小”变“擎天柱”
科技创新能加速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创新潜力也在加大。
“要树立‘问题就是课题’的理念,进一步明确责任、规范流程、完善机制、强化考核,最大程度激发干部职工的创新活力,实现‘人人愿创新、人人会创新、人人争创新’,促千帆竞发、集群发展。”总工办副主任白璐介绍。
该矿提出的《强动压弱胶结泥岩顶板巷道高冲击韧性注浆锚杆支护研究》项目, 荣获2019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该项目通过对“弱胶结泥岩顶板破坏机理及围岩劈裂注浆锚杆支护研究”,彻底解决弱胶结泥岩顶板的支护问题,减少因围岩影响,造成的巷道支护效果差,维修费用高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锚杆锚索的支护效果,确保了巷道的支护安全。
而此项支护技术在井下的应用,与原锚网支护系统相比,每米巷道节省材料费1195.45元,成本节约35%以上。目前,共试验巷道4000米,创造经济效益478.11万元。有效遏制了井下事故发生,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善了井下工作环境,并向全国范围内复杂困难巷道支护提供了有利参考。
另外,该矿对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系统的小环节、工艺环节、设备局部构造、工具仪器装置等构思巧妙、投资少、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小改小革,都可以申报立项。“常村煤矿科技创新项目不弱化,小微改造更要继续加强。今天,对服务机电设备的‘小辈器具’的‘改’也许会成为明天的‘擎天柱’!”该矿生产中心董飞说。
2019年4月,该矿首次召开全矿技术创新大会,首次举办技术创新成果展。就以“实施S5-16沿空留巷技术”为例,减少煤巷工程量1000米,直接经济效益达2600万元。2019年全矿共申报技术革新项目179项、申报专利30余项。
今年正逢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建矿35周年、投产25周年,截至目前,该矿共完成科技项目185项,自主完成小改小革1300项。荣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4项,省部级以上11项。获国家专利176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57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