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之西,黄河之东;表里山河,三晋之地。提及山西省,能源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如今,这片资源富集之地正在转型中酝酿变局,在改革中迎来新生。
10月30日,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能控股集团”)揭牌仪式在山西大同举行,标志着山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实现重大突破。同时,也标志着一个在国内乃至全球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旗舰劲旅,脱胎换骨,就此诞生,开启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壮美新征程。
第一批资产移交等工作已基本完成
据了解,新成立的晋能控股集团注册地位于山西大同,注册资本为500亿元,资产总额1.1万亿元,拥有职工47.3万人。
时间轴回到今年9月底,彼时山西省提出将同煤集团、晋能集团、晋煤集团3家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另外,还将同步整合潞安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的煤炭、电力、煤机装备制造资产以及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
据悉,重组采取先移交涉改企业管理权,再逐步理顺股权、产权关系的方式,加快推动技术、管理、资本、情感、理念、行为的深度融合。重组之后,晋能控股集团将重点做优煤炭产业、做强电力产业、做大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真正实现优势真优、优势更优、优势常优。
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金刚在揭牌仪式指出,当前晋能控股集团已基本完成公司注册,第一批资产的移交和管理权的接收,原同煤、晋煤、晋能三个集团的资产、机构和人员的划拨等工作,同时对晋能控股集团的“六定”改革以及机构人员配置也做了全面安排。重组工作正在有力、有效地按照省委、省政府重组方案时间节点认真推进和组织实施。
郭金刚同时表示,晋能控股集团将全力推进整合重组后续工作,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抓紧抓好安全、稳定、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企业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好今年的目标任务,积极筹划明年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十四五”规划,以“构建成为在国内乃至全球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旗舰劲旅”为发展目标,全力建设“创新、绿色、卓越、高效”的国际能源集团,为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效破解山西煤炭等产业多年积存难题
其实近年来煤炭企业转型重组的案例并不少见,多次兼并重组的背后也反映了我国煤炭行业不断升级、优化的发展趋势。
具体到山西省,此次晋能控股集团的战略重组,也成为一个现代化能源企业脱胎换骨、转型升级、扬帆远航的起点。对山西省属煤炭企业进行深度改革重组,组建晋能控股集团,将从根上破解“一煤独大”困局,是全面深化转型综改的重大举措。同时也将有效破解山西煤企各自为战、大而不强、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困局,破解煤电价格矛盾、利益互为掣肘的“老大难”问题,破解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分散,市场内部化、同质化严重、无序竞争的格局。
据了解,晋能控股集团的成立,一方面可以让煤炭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长过程中发挥有力支撑作用,提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吸引力和凝聚效果,让“煤老大”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实现华丽转身;另一方面将有效破解山西煤炭、电力、煤机装备制造、燃气产业多年积存的难题,有利于培育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在出席挂牌仪式时指出,山西作为煤炭大省、能源大省,长期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省属煤炭企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功不可没。新时代如何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不仅事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也事关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山西省委把握国内外能源产业发展大势,对省属煤炭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形成晋能控股集团和焦煤集团能源产业“双航母”领航的新格局。相信这一改革必将推动山西能源优势真正形成拳头,使得优势真优、优势更优、优势长优,也必将载入山西国有企业改革史册、载入能源革命史册。
“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
按照此次的方案,晋能控股集团组建后,将按照“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的思路,设立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公司、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公司、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公司、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转制改企后的公司、科技研究院公司、财务公司共计6个二级子公司。
煤炭对于能源大省山西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此次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公司成功组建后,煤炭产能约4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煤炭企业。下一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公司将通过稳步实施煤炭“减”“优”“绿”发展战略,倾力打造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现代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企业,实现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另外,实施煤电一体化建设是煤炭生产企业作为应对市场变化、实现提质升级的有效途径。晋能控股集团重组后,也为有效破解煤电价格矛盾等问题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悉,晋能控股集团成立后,将通过整合优质煤电资产,科学规划建设煤电一体化项目,调整优化煤电产业结构,促进煤电协作,让运行模式、煤电资源、经营效益在市场条件下的优势互补得到有效助推,把电力优势转化为转型优势。
除加强煤电一体化发展外,晋能控股集团也将目光投向煤机装备制造领域。
据了解,由于地域、定位等方面的原因,重组前的各原企业在煤机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打产品及品牌,占据了不同区域的营销市场。装备制造集团筹备工作组结合前期摸底,完成了原五大集团装备制造板块的基本情况汇总,绘制了山西省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分布图。
据悉,立足发展实际,装备制造集团公司筹备工作组提出了“一核、两翼、多点支撑”的思路,“一核”即以能源装备为核心,“两翼”即以高端产品、优质服务为两翼,“多点支撑”即在整合现有装备制造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多个制造基地。通过结构调整、升级改造、模式创新,依托内部人才和技术优势,拓展外部产品和服务市场,精心培育核心知识产权和高端拳头产品,强强联手,分区域建设若干个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25年,跻身国内煤炭机械制造行业前五行列,实现“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