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文华,专注化工仪表自动化30余年,见证了化工仪表行业向生产智能化系统的蝶变过程。而以“杨文华”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更是因时而动,在公司“专注化工、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战略指引下,深耕智慧化工厂建设,立于化工行业转型发展潮头,全面实现企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
夯实自动化基础 实现生产控制智能化
2016年起,杨文华带领团队9名核心成员,扛起了三宁公司智能工厂建设的大旗。他们在公司现有化工生产装置上实施控制回路优化与自动控制回路性能监视改造,1260个回路综合平均投用率达到96.0%以上。如今,APC先进控制系统已经在三宁公司10余套生产装置上实现应用,实现了全模拟式人工操作,大大延长了装置连续运行时间,提高了装置操作与控制水平,每年可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岗位融合50多人,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自主开发了“双氧水装置黑屏操作系统”,进一步解放了员工双手。
日常技术攻关时,团队成员不断拓展集散控制系统DCS的智能化应用功能,部署实施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生产实时数据库、大型运转设备诊断与监视系统等智能化生产模块,优化工艺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报表采集100%覆盖率、复杂控制逻辑、设备信息可视化、生产数据自动统计、设备性能监控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化工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且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团队建设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平台也通过了国家工信部评审,获得了800余万元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在年产60万吨乙二醇项目即将投产前,杨文华带领工作室团队超前研发和部署5G网络,将办公、控制类软件APP直接部署在MEC服务器上,形成了标准的化工行业智慧工厂模式。并通过AVEVA NET系统完成了乙二醇数字化交付搭建,实现了一个以位号为核心、PID导航、三维模型导航、智能查找和智能报表多种方式展现的数字化工厂,满足了实时数据库、维修工单、维修记录、视频、备品备件、重大报警可视化等系统的数据集成需求。
信息技术驱动 创新助力企业战略决策
2019年,工作室团队在公司导入SAP系统替换原有ERP系统,实现了各方面资源的全面整合及合理配置,提高了各部门业务协作以及业务管理水平,建立了一个从营销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到财务管理的全面集成信息平台,实现了业务财务一体化,决策层管理效能有了明显提升。
2020年,杨文华带领团队着手工业操作系统平台建设,全面打通生产、安全、环保、能源、视频和经营数据,通过各类APP的开发应用,提供生产和经营数据报表及看板,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在工作室参与下,三宁公司智能化工厂建设已在四大产业板块多线开花,工作室将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以生产制造智能化、经营管理数字化、项目建设数字化为核心,在智能控制和智能管理的基础上建设公司战略决策中心,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新的效益增长点。
应对挑战 培育根基 传承百年企业
培训是百年三宁的根基,是应对挑战的利器。百年企业,要有大师,也要有传承,倾囊相授才能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为此,“杨文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将赛场作为练兵场,以赛促学、以赛练技,培养出了一大批极具实战能力的高徒。2017年,工作室承办宜昌市第四届技能状元大赛化工仪表维修工赛项,勇夺技能状元。2019年,全国仪器仪表制造工技能大赛举行,工作室5名成员获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同时,工作室不断规范生产流程,将教学经验固话为制度,教学相长,先后发布DCS管理、联锁管理、控制系统监视管理、现场仪表标识管理等管理制度,助力企业迈向现代化。同时,对温度、压力、物位、流量、分析及控制六大类50种仪表安装和检修规范进行统一,有力推动了企业标准化进程。
在建章立制的同时,工作室加大保障投入,高端定位,实现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逐步淘汰老旧教研设备,先后添置了综合测试平台、DCS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以及液位、压力、温度调节阀等检修平台10余套,资产近200万元。同时,引进OTS仿真培训系统,5G与工业AR相结合,逼真模拟工厂各工段开车、停车、正常运行以及发生事故时的现象和操作,进一步提升员工培训效果,实现先进技术由“高精尖”到“家常菜”的转变。
展望未来,“杨文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将继续专注智能化工厂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数字三宁、智慧三宁的目标将不再遥不可及,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发展、智能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