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1月16日凌晨,当优等品乙二醇顺利产出的那一刻,掌声、欢呼声瞬间爆发,寂静的夜空被喜悦点亮。那一刻,寿阳化工生产控制中心沸腾了——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终于顺利产出第一批优等品乙二醇!
寿阳化工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是集团公司化工产业“三个一百”战略布局重点实施项目,更是山西省转型综改重大建设项目。优等品乙二醇的顺利产出,对集团公司和山西省而言,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自2014年9月28日项目开工建设开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对一个技术保密的行业,他们远赴他乡、苦学知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他们紧抓工期、与时间赛跑;面对资金紧张,他们千方百计、努力融资……
终于,他们成功了。
带着一份喜悦,我们踏上了寿阳这片土地,走进寿阳化工,走进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去探寻他们成功背后的点点滴滴……
11月25日,寿阳化工首批优等品乙二醇的铁路外运开通剪彩仪式如期举行。一辆满载优等品乙二醇的列车即将出发,带着寿阳化工的希望驶向远方。
这样的场景,在寿阳化工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姜晋才的脑中曾不止一次地设想过,然而就在那一刻,却如此真实的呈现在了眼前。
“优等品乙二醇产出来了,卖出去了,我们的投入终于有了回报,我们的承诺兑现了!”姜晋才难掩内心的喜悦。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承诺?
这是一份来自全体寿阳化工干部职工对自己内心的承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成功生产出优等品乙二醇,绝对不能让集团公司的投资打水漂!
为了这份承诺,他们跑遍了全国各地,对比论证,选择工艺;为了这份承诺,他们多次往返设计院,推敲争论,完善设计方案;为了这份承诺,他们寒来暑往,不断优化运行参数,确保产出优等品……
时光回溯,两年前的寿阳化工还是一片荒地,要在这里建一个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谈何容易。
“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要选择什么工艺。工艺要是选错了,对企业可以说是灾难性的,所以在前期选择工艺上,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对比论证。”姜晋才说。
当时,国内使用的煤制乙二醇工艺主要有上海浦景、五环、戊正、福建物构所、日本高化学等。经过前期一系列的对比论证,日本高化学工艺进入了寿阳化工的视野。
“这些工艺从运用效果来看,是各有千秋的,但经过细致对比,我们发现日本高化学工艺更加成熟,而且在新疆天业公司的实际生产中,效果也好。所以,我们果断选择了这个工艺。”姜晋才说。
选定日本高化学工艺对于寿阳化工而言,可谓是压力巨大——这个工艺当时在国内设计使用的最大装置能力是5万吨/年,这对于寿阳化工而言,设计能力太小了,必须要扩大。装置能力的扩大,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其对于运行参数、气密、吹扫等一系列的要求更加精细,甚至于苛刻。中间稍有差池,便会功亏一篑,所以,这里面的风险可想而知。
“当时我们也是担了很大风险的,这个工艺是我们自己选的,如果到时候产不出优等品乙二醇,我们怎么向集团交待,当时真的感觉自己身上担子很重,压力也很大,特别是工艺技术出现难题的时候,甚至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姜晋才说。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决定了,多大的压力都要扛起来,坚持走下去。
为了达到工艺要求,寿阳化工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全程跟进,跑设计院成了家常便饭。
“设计院是按照常规的做法和经验来设计的,但有时候不能很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一次次地去沟通交流,把我们的实际需求融入设计方案中,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使其达到最适合我们的状态。”寿阳化工总经理吴存仓说。
在设计厂区总体布局的时候,设计院按照块区方式进行了划分,结果占地近1000亩,这对于寿阳化工而言,无疑是不合适的——占地面积太大,管道用量多,存在浪费土地和管路的现象。针对这个情况,寿阳化工多次到设计院进行沟通交流,邀请专家召开论证会,把一些能合并的工序整合,从入料到出产品的每道工序进行细细梳理,理顺每条线,最终,仅用了640亩地就完成了设备布局。
“按照新的设计,设备布局更加紧凑,占地面积也小了,有些专家看了都说我们这厂子建得精干、整齐。”吴存仓说。 设计方案中,除了整体布局的设计外,每个细节的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
“2014年夏天,光是关于一氧化碳冷箱装置和PSA装置中间一个驰放气的处理问题,我们就和设计院讨论了三天,驰放气有没有必要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的话要送到哪、怎么送……这些问题我们一个个讨论,一个个过,最后终于达成了一致:要形成一个闭路系统,将这些驰放气全部回收利用起来。”寿阳化工生产运行管理部副部长林帅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像这样的讨论,对于我们来说是经常性的,可以说,每次我们去设计院,都是带着问题去的,只要去了,不管是几天,必须把问题解决了才能回来,我们决不允许在设计这一块儿出一点儿问题。”
时光荏苒,试车的日子终于到了。
为了保证试车顺利,早日产出优等品乙二醇,他们拼了——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现场办公;技术人员随时待命,解决技术难题;操作人员紧盯电脑,不放过数据丝毫变化……
“试车期间,我能感到大家真的是拼了,很多人都是一两个月不回家,甚至有的人,回宿舍睡觉都不脱衣服,一有事儿,从床上爬起来就往现场赶。”吴存仓说。
“看着大家这种工作劲头儿,我很欣慰,也很心疼,欣慰的是大家为了企业能这么用心,从不叫苦叫累,心疼的是大家这么辛苦,怕他们身体吃不消。”姜晋才继续说,“但是更多的是感动,为大家这份付出和担当感动。在试车的时候,有一次我去现场,看见合成中心主任师少杰满眼通红,问别人才知道他在现场待了好几天没合眼,我当时心里的那种感动,真的是无以言表。”
采访中,姜晋才还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试车期间,寿阳化工有了一个外出学习的名额,这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可是梦寐以求的,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林帅外出参加这次学习。当大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林帅后,他仅仅高兴了片刻,便陷入了沉思,十几分钟后,林帅来到姜晋才的办公室,一脸歉意地表示自己不愿意参加此次学习。这让姜晋才有些意外。问及原因时,林帅说,这个项目从一开始他就在,经历了它的从无到有,在他心里,这个项目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现在正处于关键时期,他不想走,他想留在这里,亲眼看着优等品乙二醇的产出。几句话让姜晋才心里暖暖的、鼻子酸酸的。
“我现在还年轻,学习的机会有的是,但能参与这样一个大的项目,对我而言,可能一辈子也就能遇到这么一次,所以我对自己有个承诺,那就是一定不能错过每个细节,一定要看着它产出优等品乙二醇,我要对得起自己的承诺,绝对不能让自己有遗憾。”林帅说。
对得起自己的承诺,不让自己遗憾!说出了寿阳化工全体干部职工的心声。从姜晋才、吴存仓,到林帅、师少杰,再到寿阳化工每名干部职工,一路走来,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内心的那份承诺,这便是担当!
|